
發布者: 點擊:0
氣浮是氣浮機的一種簡稱,也可以作為一種專有名詞應用,即水處理里的氣浮法,是在水中產生高度分散的細微氣泡,黏附污水中疏水基的固態或液態顆粒,產生水-氣-顆粒三相混合體系,顆粒黏附氣泡后,形成表觀密度低于水的絮體而上浮到水面,產生泥渣層被剃除,從而實現固液或是液液分離的過程。
氣浮是在水中產生大量微小氣泡,微小氣泡與污水中小懸浮粒子相粘附。產生總體密度低于水的“氣泡顆粒”復合體,懸浮粒子隨氣泡一起浮升到水面,產生泡沫浮查,從而使水中懸浮物得到分離。氣浮法是一種取代沉淀的方式。
氣浮調節的詳細流程:
1)將清水注入氣浮池,以檢查池各部分有無滲漏狀況。
2)對溶氣水泵注水排氣,待啟動后,慢慢開啟出口水管閥門,直到全部開足。
3)待溶氣罐內水位升高,壓力達到水泵能夠提供的值時,忽然開啟溶氣罐出水閘閥,以高壓水沖洗溶氣管,如此反復幾回。接著啟動空壓機,待溶氣罐內氣壓達490kPa時,一樣,忽然開啟溶氣罐出水閘閥,以急速的氣流再次清洗溶氣管路,并反復幾回。接著,仍以高壓水沖洗幾回。那樣數次操作,直到溶氣管路沖靜,隨后關掉溶氣水泵和空壓機。
4)開啟觸碰室及反應室的放空閥門,使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或放空。
5)逐一安裝上釋放器,并用手旋緊。(無須用扳子擰緊)
6)再次打開溶氣水泵和空壓機,待空壓機的壓力超出水泵的壓力時,稍微開啟閘閥,使氣水同時進入溶氣罐溶氣,注意不能將閥門開的太大,以防空壓機壓力急劇下降而產生水倒流的現象。
7)當觀察到溶氣罐水位指示管有一米左右水位時,應全部打開溶氣罐出水閘閥,并在接觸室觀查溶氣水的釋氣情況及效果。
8)用閘閥管控空壓機的供氣量,直到溶氣罐的水位基本穩定在0.6-1.0米范圍內(既不吞沒填料,也不能過低),少量的水位調節可用微啟溶氣罐排氣閥給予調節。將出水閥徹底開啟,避免出水閘閥處截流,氣泡提早釋放。
9)待溶氣與釋氣系統徹底正常后,打開進水閥門,同時投入稍過量的混凝劑。
10)控制進水閥門,以限定進水量在設計水量范圍內。
11)控制氣浮池出水閘閥,將氣浮水面位穩定在集渣槽孔,待水位穩定后,用流量計、水表等設備測量解決水量,并用進出水閘閥進行調節,直到達到設計流量才行。
12)在運行前期要不斷檢測關鍵水質指標。不合格的出水,應通過超過管路直接排進排水系統,或回至集水池。合格后,才進入后續處理建筑物。如解決水體過好,可逐漸減少藥物投加量,直至正常。